首页 > 学术报告 > 正文

“四方讲堂”第七讲丨洪增林教授作“卫星遥感技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3-04-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426日晚,土地工程学院学术讲座“四方讲堂”第七讲以线下的形式顺利举行。此次讲座邀请长安大学洪增林教授作了题为“卫星遥感技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由李荣西院长主持,相关学院共1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洪增林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卫星遥感发展的八大特点展开,遥感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认知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在认识论上实现了从习惯的微观到宏观,进而从宏观到微观的改变。卫星对地观测遥感形成了新发展和新认识。报告开始,洪增林教授介绍了八大特点分别是:空间分辨率从低分辨率到高分率转变;光谱分辨率从全色到多光谱再到高光谱;感知对象从静态到动态,从二维到三维;感知载体从可见光拓展到全电磁波段;感知范围从白天到全天时、全天候等。此外,洪增林教授介绍了五全卫星观测体系问题,分别是将“摸清家底”与“监测变化”相结合;摸清家底分别是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地球重力场和地球矿物成分;监测变化分别是监测范围变化、位置变化、用途变化、品质变化和温度变化。最后,洪增林教授对卫星遥感发展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耐心解答了同学提出的有问题,使同学们对相关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主讲人介绍

洪增林,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上合组织地学研究中心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黄河上中游自然资源智能遥感监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遥感分会副理事长,国家SAC/TC230/SC3委员,囯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秦巴研究分会主任,陕西省自然资源学会会长,陕西省“三秦学者”关中平原城市群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长安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地学工程、遥感地质、资源环境等领域的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持完成国家、省、市各类科研项目43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编撰出版专著7部。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刘钊

友情链接